建站知識、推廣知識分享
2020年的短視頻憂在內,不愁外
以不變的思維來看,2020年的短視頻將會再進一大步。
直觀的原因在與5G網絡的落地實用。本身短視頻的火熱也離不開智能手機與4G網絡的發展,能夠讓短視頻占據移動互聯網時代碎片化的用戶時間,滿足泛娛樂化的用戶需求。
而5G 網絡的落地,則是改善很多場景下網絡不暢帶來的不便,以次提升整體短視頻觀看體驗的品質,也使得很多場景下短視頻的拍攝也變得更為簡單,這無疑是對短視頻行業,尤其是頭牌的抖音和快手來說是大的紅利受益者。
可以說以目前的娛樂類型發展態勢看,2020年里很難能有新的娛樂方式取代短視頻,短視頻本身也處于上升期,但這個不愁外患的短視頻,所憂者在內部。
前面也提到過就短視頻本身而言,它崛起的本質原因是人的潛在需求,是社交裂變中的內容產物,但恰恰因為核心是“人”,也就意味著短視頻必須時刻求變,保持自身的動態性。
人的情感需求其實是多元化的,主流價值觀是一方面,現實生活中人作為一種感情的生物對集體、他人以及對自我和內心的追逐永遠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正因為人在什么時候都不可能成為標準品,是動態變化的,每個人在其不同的階段,都會按照馬斯洛需求曲線那般有著對應的需求,不可能“一招吃遍天下”。
短視頻想要再往前發展,對這種動態需求的變化必須加以深究,也必須在內容上進行更高層次的擴容。
比如現在的短視頻內容還是更偏向于用戶“娛樂與解壓”這一點的,通過滿足用戶的“表演欲”和觀眾想要的“時尚感”,去進行娛樂與解壓。但除此之外,用戶內容方面的需求其實還有很多。
像Censydiam模型中對用戶情感需求的分類:享樂與釋放、活力與探索、能力與地位、自我與個性、理性與控制、舒適與安全、順從與歸屬及融合與溝通。這種對用戶內容需求多樣性的滿足也將成為短視頻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由此可見,從產品設計到內容形態,短視頻發展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如何能夠找到多元化的切入點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但當下的短視頻行業無疑還不具備這類內容大批量產出的能力,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內部資本競爭壓力大,品質雜亂,亟待洗牌。
短視頻如今有多亂,即使在抖音、快手兩家占領高地,取得絕對領先優勢的情況下,依然有大批從業者魚貫而入。
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短時間內批量式上線多款短視頻產品,2018年,騰訊在一年內推出了微視、下飯視頻、閃咖、速看等14款短視頻產品;淘寶相繼上線短視頻APP“鹿刻”“哇哦視頻”,并加速布局土豆視頻、玩貨、電流小視頻等短視頻業務;百度先后推出“Nani小視頻”“好看視頻”等短視頻APP,投資上線了全民小視頻、伙拍小視頻、秒懂視頻等多個短視頻平臺。
而以新浪、搜狐、網易等為代表的傳統門戶網站也不約而同上線短視頻APP,連做實體的小米也在其應用商店上架短視頻應用“朕驚視頻”。
時下的競爭倒逼著如今的短視頻企業必須選擇時下熱門的題材為主流內容,以此保持當下的競爭力,很難分心去做新的嘗試與探索。
而且短視頻在盈利上雖然有著全新的帶貨模式,但短視頻帶貨更多的成為了直播+帶貨的附庸品,沒有更深入的發展。
短視頻因為其短小精悍的形式,迅速搶占了用戶的碎片時間。但是也因此無法讓用戶對某個產品擁有細致的了解,最多只是一個較為光鮮的買家秀,所以細致了解產品的能力上,短視頻+電商的模式是落后直播+電商的。
且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作為娛樂社交平臺,用戶的娛樂需求是用戶進入該平臺的主要驅動力。電商平臺實質上滿足了用戶的購物與消費需求。娛樂與購物兩種用戶需求,本質上存在沖突。
就像之前無處不在的微商引得用戶不滿一樣,像微商性質的私人帶貨也容易引起用戶不滿。在不少達人們的短視頻中用戶對于再發廣告、推廣就取關的評論并不少見。現如今很多微商已經開始轉戰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而一旦監管不及時,流量價值被透支的同時也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將用戶向自己的競爭對手拱手相讓。
所以說對于2020年的短視頻行業來說,更多的聚焦點應該在行業內的競爭與升級,內容為導向的行業終究要在內容上下功夫。正如張小龍曾說的:“互聯網的發展史,就是套路發展史,用套路去欺騙用戶、誤導用戶”,你如果無法去適應用戶,無法用“套路”去不斷把用戶鎖死,那就只有被用戶拋棄。